“苏超”为什么是“青春味”的?
2025年“苏超”开赛后
(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)
就成为全民焦点
热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
甚至连非传统球迷群体也关注到赛事
现场观球人数不断打破纪录
6月29日,苏州队对阵扬州队的比赛
吸引了43617名现场观众
单场观众人数首次突破4万人
有人说
“苏超”是全民烟火味的
球员来自各行各业
骑电动车送外卖的徐州小伙
写代码的南京程序员
在盐城滩涂挖蛤蜊的渔家子弟……
每个平凡的普通人
都可以为自己的家乡和城市而战
低廉的票价、便利的交通
以及节假日赛程安排
不仅降低了观赛门槛
也吸引着全民观赛热情
让赛事“破圈”
6月21日常州奥体中心“苏超”联赛第五轮常州队主场迎战南京队现场。图源:视觉江苏网
其实,“苏超”也是“青春味”的
从参赛球员来看
赛场就凸显出
无比生动活泼的青春模样
“苏超”13支代表队、516名球员中
年龄最大40岁
镇江队的张国庆是年龄最小的球员
——只有15岁
参赛球员平均年龄为24.09岁
学生球员占比近三成
(本科和大专学生有85名,高中及中专学生有69名)
尽显青春力量
图片截取自微信公众号“新华日报”
这群青春洋溢的青少年球员,在赛场上不惜力地奔跑、不要命地拼抢,只为胸前的城市之名、心中的那份热爱,将“青春热血”“全力以赴”等词语具象化了。“苏超”没有“垃圾时间”,没有哪场比赛 “互交白卷”,只有奋力拼搏到最后一刻的信念,这正是青春的动人底色,也应该是足球比赛最本真的模样。
从“出圈”过程来看,“苏超”传播遵循的正是年轻人热衷的“造梗”“玩梗”“刷梗”的个性化表达方式。“比赛第一、友谊第十四”的标语,徐州与宿迁的较量被冠以“楚汉千年争霸”,南通与南京争夺“真南哥”称号,泰州对阵南通则成了“赢了吃早茶,输了做试卷”。常州队遭遇三连败时,网络热梗随即升级:“从常州到吊州再到巾州,如今连‘巾’字都保不住,只能叫‘丨州’了!”开赛以来,常州队虽然一场未胜,但凭借“苏超十三妹”“恐龙蛋炒饭”“笔画保卫战”等网络热梗一再出圈,成为苏超“梗王”。网友们戏称:“常州输了比赛,赢了流量。”金句频出,“玩梗”不断,“人均梗王”的“苏超”,以贴近年轻人心态的趣味社交方式火出了圈,为大众提供足够丰富的情绪价值。
“苏超”的“青春味”反映了江苏各个城市的青春底蕴。自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以来,江苏以产业、科教、人才、营商环境等多方面的优势,全方位、多层次搭建起年轻人施展才华的舞台,成为吸引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沃土。“十三太保”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,相对均衡的经济基础和差异化的产业发展布局,让彼此有了平等调侃的底气和心态;青训、体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为青少年足球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,让“学生娃”也能在“苏超”赛场掀起青春风暴;江苏在消费、文旅、交通、人才资源上的辐射力,也让各地接得住“苏超”的“赛事流量”,将其智慧地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。
更青春的江苏,定可以孕育出更青春的“苏超”!
微信表情包上新啦!
撰稿:陈全忠
编辑:刘笑
审核:马念龙、薛姣
复审:沈娜
终审:孙洪洋